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长期以来注重发挥学科专业优势,主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全省幼教师资培养培训、武当山旅游资源开发、十堰区域中心城建设等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突出特色,错位发展,积极为我省幼教人才短缺分忧 一是广泛调研、超前规划,做好幼师培养的顶层设计。2009年开始,学校在反复调研的基础上开办了三年制幼教专业。今年4月,首届毕业生97人已全部与用人单位签约。2010年10月,学校决定“超常规发展幼教专业”,先后组团外出考察学习,组建一支精干教学团队,投入500多万元新建蒙台梭利实训室等十余个专业实训室,建立了50个实习实训基地,并于2011年率先开办了初中起点的“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2011年5月,学校还对125名有基础的其他专业学生实施“专业+方向”、“主修+辅修”分流培养模式,满足社会对幼师的紧迫需求。 二是主动服务、组建联盟,缓解幼师培训的燃眉之急。2011年8月,郧阳师专送教上门,开办了十堰地区首期幼儿园园长、幼儿教师培训班,为农村150多名学员免费开展培训。同年成功申办“国培计划”(2011)湖北省农村幼儿教师师资培训项目,培训291名农村幼儿教师,今年暑期还将承担400名农村幼儿教师培训任务。2012年5月,十堰市学前教育联盟成立,利用这个平台,在周边县市职教集团、中小学校开展幼教培训。 三是组团攻关、筹建基地,做大做强区域性幼教研发中心。郧阳师专先后成立了学前教育专业改革领导小组、“学前教育研究中心”科研创新团队等机构,制订新的人才培养方案,建立新的培养培训体系,鼓励幼教专业教师开展教育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探索。还计划在校内建设一所十堰市城区示范幼儿园,筹建鄂西北幼儿教育研究中心,以研促教,推动幼儿教育科学研究。 二、发挥智库作用,发掘地方文化,服务旅游等支柱产业 一是整合资源、组建团队,提高地方文化科研团队的影响力。郧阳师专有一支生机勃勃的人文社科研究队伍,具有与国内和省内紧密联系的学术团体。除湖北省武当文化研究会在师专挂牌以外,学校充分发挥自身比较优势,服务湖北省“两圈一带”、十堰市区域中心城战略,于2011年5月召开科学研究大会,组建了武当文化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汉水与十堰历史文化研究中心等地方文化研究创新团队,对发生在汉水流域文化现象进行发掘整理,为十堰旅游、医药、水利等支柱产业服务。 二是项目带动、集体攻关,取得地方文化研究阶段性成果。学校依托湖北省武当文化研究会等科研创新团队,以项目为核心开展集体科研攻关,助推地方旅游经济快速发展。编著出版了《武当文化概论》、《汉水文化论纲》、《鄂西北革命史稿》、《十堰历史文化十四讲》等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地方文化研究专著。2011年,郧阳师专30个项目荣获十堰市“第五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著作类一、二、三等奖各一项,占十堰市获奖总数的60%。《郧阳民俗文化》、《汉水文化研究论文集(2)》、《沧浪》三部地方文化学术著作相继问世。 三是抢抓机遇、拓展平台,为发展地方旅游经济支招献策。办学主体迁入十堰城区后,郧阳师专适时提出了“培育办学特色、服务地方建设”的工作思路,紧紧抓住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十堰区域中心城建设,切实加强校地合作、校企合作,大力推进产学研相结合。2012年,郧阳师专发起成立了十堰市旅游文化研究会,旅游学刊《大美十堰》挂靠郧阳师专,使十堰旅游经济和郧阳师专旅游专业的发展达到了双向受益的效果。学校地方文化研究团队常年组织师生开展生态、文化考察,不断为本地区旅游景点的包装、推介支招献策。 三、转化科研成果,提供技术服务,主动融入区域经济发展 一是立足地方、着眼长远,组织精兵强将破解重大选题。学校依托应用物理学科研究中心、应用化学与生物技术研究中心,围绕着地方经济社会建设重大课题,推出了十几项科研成果,并顺利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比如刘光东教授承担并完成的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南水北调工程若干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重大项目课题——《丹江口水源区黄姜加工新工艺关键技术研究》,极大地促进了十堰市黄姜生产企业“清洁生产、达标排放、综合利用、持续发展”的步伐;丁宗庆老师“用数码摄像技术测定污染物含量”技术获湖北省科技厅授予的“重大科技成果”奖。 二是主动出击、加强合作,自觉为企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学校与十堰隆茂行贸易有限公司华晨汽车4S店合作建立了“郧阳师专汽车检测与维修实训中心”;与十堰浩玥装备机电有限公司合作建立了“郧阳师专机械与自动化实训中心”并投入使用;利用“郧阳师专汽车电子工程技术中心”平台开展了“汽车仪表总成”和“汽车传感器”项目的研究工作,在服务中逐渐形成优势、创建特色,提高自身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 | |
雅虎体育直播
地址:雅虎体育直播 办公电话:0719-8846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