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周刊 记者 卢家波 十堰市知名文化学者袁绍北总是感觉时间不够用,编书、写论文、参加各种各样的论坛和座谈会,忙得不可开交。当然,所有的忙碌都是围绕“地方文化”而展开的。 “十堰市近一两年来,出现的文化热潮,可以说是方兴未艾”,2009年12月2日,袁绍北对《十堰周刊》记者说。 十堰兴起“文化热” 文化热潮最重要的表现方式,就是各县市区,都在打造属于自己的“文化品牌”。 2009年11月20曰至22日,中国郧阳文化高峰论坛在郧县举行,来自全国考古、民俗学界的数十名专家学者,经过参观、 考察和交流,得出了重要的学术结论:郧阳是楚文化的发源地。与此同时,由远古文化、汉江文化等文化成分构成的“郧阳 文化”,得到专家学者的高度肯定和赞许。以此为起点,郧县县委、县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有关文化旅游的规划,如建设郧阳 文化主题公园、中国通史影视城等内容,都被提上了政府的议事日程。 2009年8月16日至21日,中国·竹溪庸巴文化高峰论坛在竹溪县举行,同样是庞大的专家学者队伍,围绕庸巴文化的定 位、形成和演变、内涵和特色、反思与展望等众多议题,建言献策,向坝民歌、古盐道、“三贡”(贡米、贡茶、贡木)等被 细化的庸巴文化因素,被视为竹溪县打造旅游文化产业的支撑。 2009年8月,郧西县举办了中国·郧西天河七夕文化研讨会,确定了郧西天河口就是神话传说“牛郎织女”的发源地,“七夕文化”被定为郧西县的文化品牌。这一论断的最重要证据,是日本的《万叶集》以及“相似度极高”的景物应证和民俗传说。打造“美女之城、约会之乡”的目标被写进郧西县政府有关文化旅游的规划之中。 在此前的2007年5月13日,竹山县举办了“女娲文化节”,一座造价68万元的青铜“女娲补天”塑像树立在宝丰镇女娲山上,接受大典拜祭。此后几年,文化节如期举行。 女娲文化成为竹山县的一张“文化名片”。 房县流放文化和诗经文化,丹江口市的民歌和民间故事文化,张湾区的汽车文化,十堰市的每一个县市(区),都在近一 两年内,确立了自己的文化品牌,有的已经开展建设,大部分尚在规划之中。一股热气腾腾的文化浪潮,正在十堰这片热土上涌动。 文化热潮的动因 “近两年出现的文化热潮,应该是十堰市的第三波文化浪潮”,郧阳师专副校长、汉水文化研究专家 潘世东说。 潘介绍,改革开放后,十堰市出现过三波文化热潮。 第一波是上世纪80年代末的“文化寻根”,主要表现形式为展开了武当和汉水文化的研究,涌现了一批以匡裕丛、杨立志等为代表的本土文化研究学者。 第二波在上世纪90年代,全面而理性地审视和研究地方文化,如发掘吕家河民歌村、伍家沟民间故事村等。 第三波就是近两年的旅游文化热潮,其主要表现为十堰市确立了“仙山、秀水、汽车城”的总体文化思路,各县市(区) 确立了各自的“文化品牌”。并出版发行了《鄂西北文化论纲》、《十堰通史》等一批地方文化专著、方志、资料汇编等。 潘世东说,十堰的三波文化浪潮,其实跟全国的文化热潮是同步的。只是,近两年兴起的第三波文化浪潮,其规模和声 势,远远超过了前两波,是对十堰市本土文化的全面梳理和审视。 十堰市委原副秘书长、文化学者袁绍北认为,十堰市新一轮的文化热潮,有其背后的动因。 举国上下良好的文化发展氛围。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软实力的体现”, 并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文化建设的方针政策,这是十堰市文化热的大环境。 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推动。2008年,湖北省委、省政府提出打造“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十堰被定位于鄂西生 态文化旅游圈的“核心板块和重要支撑”,各级党委、政府看到了文化的发展前景,积极性空前高涨。 近两年来一系列的考古发现,为文化热潮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证据支撑。十堰本来就是文物大市,尤其是南水北调中线工 程抢救性发掘过程中的一系列重大考古发现,如郧县辽瓦店子、五峰等遗址的发掘,增强了十堰市文化建设的信心。十堰已 经成为公认的人类的发源地、楚文化的发源地、汉水流域的文化重地。 文化热潮的积极意义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旅游就是一种消费文化的过程。从这个视角看十堰市的 文化热潮,对十堰市的旅游文化的建设和发展,是不无裨益的”,潘世东说。 潘说,文化资源是一种持续性、永久性的“环保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并且·“越老越值钱”。十堰市拥有丰 富的文化资源,并且不少项目可以说是“世界顶级”的。 武当山是道教租庭,“郧县人”世界闻名,青龙山的“龙蛋共生”遗址世界范围内也不多见,伍家沟是世界三大民间故 事村之一,吕家河是被公认的“中华第一民歌村”,就是房县的流放文化,在中国的“七大流放地”中,也是排名榜首。如 此丰厚的文化资源,为十堰市发展旅游产业提供了先天条件。 潘世东说,审视十堰当前方兴未艾的文化热潮,隐藏在文化背后的,是各级政府发展旅游产业的雄心壮志。树立各自的 “文化品牌”,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发展旅游,把文化的“软实力”转化为经济的“硬实力”。 这种想法和做法无可厚非,具有积极意义。把文化作为发展旅游的突破口,无数的事实证明,是行之有效的。如陕西黄 帝陵,20年前,还是一个“黄土堆”,但经过修缮、整理后,如今成为天下华人共同的祭祖圣地,旅游门票年收入达10亿元 。文化潜能是其他任何资源无法替代的。 袁绍北认为,十堰市的文化热潮其实还不够“热”,十堰还处在文化发掘的“初级阶段”。十堰文化还没有真正“热” 起来,目前的“热”,还只是一种浅层次的“热”。地方文化发掘的深度、广度和细致度不够,文化与旅游产业的贴合度还不够。 可以“热”,但不能“偏” 袁绍北和潘世东不约而同地说,文化、旅游都可以“热”,却不能“偏”。 袁绍北说,要用科学求是的态度认识地方文化资源,要历史地分析地方文化遗存,得出恰如其分的结论,而不能按主观 意愿来划定本地文化的归宿。也就是说,不能“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牵强附会、主观臆断的所谓“文 化”经不起历史检验,必然是昙花一现,徒留笑柄。 一文化热的背后是旅游热,文化要与旅游紧密结合,但是,在旅游文化的开发过程中,不能“好大喜功”、“急功近利 ”。文化建设是一种长期的、持续的过程,其影响是经年累月的积累和沉淀而来,绝非一日之功,一口想吞个金娃娃的想法 ,只会荼毒旅游文化建无数“血淋淋”的教训,验证了在文化和旅游建设上,“好大喜功”和“急功近利”是行不通的。 早在1990年代初,龙门石窟南门建造了一座耗资2000万元的“中华龙宫”,其内供奉“中华第一龙”,1999年,龙门石 窟“申遗”,龙宫和龙被当作最大的“违章建筑”拆除。2006年8月,投资4000万元、号称世界最大的人造缩微景观——宜昌“三峡集锦”景区,在停业4年后被拆除。2007年,河南省新郑市始祖山上计划修建21公里长的“华夏第一祖龙”,已经修建好的龙头被勒令拆除。 这些教训证明,在旅游文化建设当中,要尊重历史,尊重客观,科学谨慎地从事,而不能一厢情愿,搞“面子工程”和 “政绩工程”,否则,就是假文化建设之名,行糟蹋文化之实,劳民伤财,贻害无穷。 潘世东说,一个文化旅游项目,是否具备开发前景,能否得到市场认同,能否融入到旅游线路的大环境中不至于成为“ 孤景”,开发时机是否成熟等等因素,在文化旅游项目的建设之初,都应该得到科学严谨的论证。在建设过程当中,哪些文 化因素需要原封不动地保护传承,哪些文化因子需要适度包装打造,决策者一定要冷静对待。 文化热要“热”在对地方文化深入细致地挖掘整理上,要“热”在建设的科学态度上、文化与旅游的高度契合上,而不应当“偏热”在场面、形式、影响、造势上。 “十堰市在文化旅游开发和建设中出现热潮,不一定存在这些问题,但是,一定要警惕出现偏差。这算是一种善意的提醒”,袁绍北说。 | |
雅虎体育直播
地址:雅虎体育直播 办公电话:0719-8846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