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体育直播

图片

媒体关注

【中国文明网】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必须增进人民福祉

来源:荆楚网      作者:胡文江      发布时间:2016-05-16 00:00       点击数: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17日上午在京主持召开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一个没有发达的自然科学的国家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一个没有繁荣的哲学社会科学的国家也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我国哲学社会科学要有所作为,就必须加强和改善党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领导,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必须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体现原创性、时代性。(新华社北京5月17日)

“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核心内容,“增进人民福祉”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价值所在。总书记哲学社会科学工作须“解决好为什么人的问题”“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尊重人民主体地位,聚焦人民实践创造,树立为人民做学问的理想”等观点,和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高度契合,既是“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生动体现,也是“群众路线”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的时代要求。因此,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必须立长远、接地气,以“四个全面”战略部署为时代背景,聚焦“五大发展理念”,端正方向、突出重点,着力增进人民福祉,为实现“中国梦”提供理论价值、思想动力和智库支撑。

习近平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议》说明中指出:“当前,国内外环境正在发生极为广泛而深刻的变化,我国发展面临一系列突出矛盾和挑战,前进道路上还有不少困难和问题”。中央决策层之于时局的这种自觉的清醒,让世人愈加清晰地看到实现“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群众福祉”目标任务是何其艰辛。“幸福感”是人民群众的理想和期待,也是马克思主义人学观点所关注的核心内容。这种心灵体验在“转型期”的中国已然显得倍加脆弱。一个人能否拥有并长期保持“幸福”的体验,取决于人的安全感、存在感、归属感、获得感和成就感等诸多前置条件。然则与这些前置相对的则是焦虑感、危机感、孤独感、失去感和无助感,这种负面体验在社会各个阶层不同程度地客观存在着,并一刻不停地吞噬者人们的幸福感。

因此,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必须以增进人民福祉为价值取向,坚持问题导向,聚焦人民群众产生诸种负情绪、负能量和负面体验的问题根源,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须谨记总书记的殷切期望,立志做大学问、做真学问, 严肃对待学术研究的社会效果,以深厚的学识修养赢得尊重,以高尚的人格魅力引领风气,在为祖国、为人民立德立言中成就自我、实现价值。现实当中,偏偏就有一些人无视党“增进人民福祉”的价值取向,无视造成人民群众焦虑、恐慌的体制机制性障碍,不甘心坐冷板凳,不潜心做真学问,遇见天灾人祸、社会公共事件就跳出来信口雌黄、混淆视听,为某些既得利益者“背书洗地”,被人民群众视为“砖家”、“文痞”。显然,一旦脱离了人民,哲学社会科学就不会有吸引力、感染力、影响力和生命力。

“这是一个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这是一个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 诚如总书记所言,历史上每一次社会大变革的时代,一定是哲学社会科学大发展的时代。放眼现实,当代中国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任务就是在这一前无古人的伟大实践中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积极为党和人民述学立论、建言献策,担负起历史赋予的光荣使命。要真正潜心研究如何破除“权力渗透市场”等制约科学发展的各种体制机制性障碍,如何彻底解除“市场决定性作用充分发挥”的各种束缚,如何促使企业和商家主动看消费者脸色行事,如何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如何聚焦党的建设主业,如何着力提升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如何做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等这些直接关乎民生国运的现实问题。

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群众福祉任重道远。但是,伟大的时代变革也给理论创造、学术繁荣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必须树立为人民做学问的理想,旗帜鲜明地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自觉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贯穿研究和教学全过程,坚定文化自信体现继承性、民族性,立足当下治国理政和改革发展实践体现原创性、时代性,着眼诸学科领域体系建设与研究普及体现系统性、专业性,努力成为先进思想的倡导者、学术研究的开拓者、社会风尚的引领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为服务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建立决策咨询制度,不断增进人民群众福祉做出应有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