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体育直播

图片

请输入您搜索的信息!

雅虎体育直播

雅虎体育直播

学生学涯

Students and Careers

【就业典型】扎根十堰教育:以初心致匠心,用热爱赴山海

来源:教育学院 作者:郭玉婷 发布时间:2025-10-19

从汉江师范学院的课堂到十堰的中小学讲台,有这样一群年轻人,他们带着对教育的赤诚,选择留在这片热土,将专业所学化作育人实践。今天,我们邀请到八位留堰从教的汉师校友,分享他们的求职历程、教学感悟,为更多向往教育事业的学子点亮方向。

柳典:试讲磨课夯基础,严慈相济护成长


柳典,中共党员,湖北黄冈人,毕业于小学教育专业小本2103班,现任职于十堰市重庆路小学,担任一年级数学教师。

我的留堰求职路,始于茅箭区校招。笔试环节,考研期间积累的教育学知识帮我打下了扎实基础,顺利入围。但我深知自己实践教学经验不足,便把“熟能生巧”刻在心里——每天扎进西校区反复试讲,从教学语言的节奏到教态的自然度,再到板书的清晰排版,一点点打磨细节。每当焦虑、不自信时,我就告诉自己:“多练一次,就离讲台近一步。”

成功上岸后,一周的跟岗学习让我收获满满。我跟着余老师学习驾驭高效课堂的技巧,她清晰的指令、紧凑的课堂节奏,还有对纪律的精准把控,都成了我模仿的范本;徐老师的“开始一定不要怯场”“严慈相济”,更给了我初登讲台的底气。

如今入职月余,我对教育有了更深的理解:课堂管理是教学的生命线,没有良好纪律,再精彩的内容也无法传递,所以我从一开始就明确规则、树立威信;“教师懂”和“让学生懂”是两回事,我会用列表、画图等方法,把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为孩子能理解的语言;课前我习惯充分备课,预判学情、反复演练,同时也尝试根据学生的即时反应灵活调整,在“预设”与“生成”间找平衡。未来,我想成为让学生既敬畏又信赖的数学引路人。

李欣瑶:七次考编不气馁,逐光讲台终绽放

2D8BF

李欣瑶,中共党员,毕业于小学教育专业2102班,湖北恩施人,现在是十堰市经开区柯家小学的一年级语文教师。

今年年初,考研失利曾让我陷入短暂的迷茫,但很快我便调整方向,把目标锁定在十堰的教师编制考试。备考的三个月里,每天早上我都会刷遍各类招聘公众号,生怕错过合适的岗位。前后我一共参加了七次教编考试,前六次都没能进入面试,每一次失利都像一盆冷水浇下,让我忍不住怀疑自己。可一想到“考上就能扎根讲台,好好陪伴孩子成长”,我又会重新捡起错题本,复盘失误、优化备考策略。

终于,在今年暑假,我通过了十堰市经开区教师招聘考试,顺利上岸。如今站在一年级的课堂上,我才真正读懂“教育”二字:大学时学到的专业理论是“引路牌”,帮我根据孩子的特点设计课堂;而真正的教育,不只是传授知识,更是用爱心和耐心陪孩子慢慢长大。每当看到孩子们笑着跟我分享“老师,我今天认识了新的生字”,听到家长说“孩子越来越喜欢语文了”,我就觉得所有的坚持都值得。

未来,我会继续带着初心在教育沃土上逐光而行,和孩子们一起绽放光彩。

李晶:主动出击抓机遇,深耕教学悟初心

李晶,共青团员,毕业于小本2102班,湖北武汉人,现任职于十堰市茅箭区天津路第二小学,担任二年级双班数学教师,还负责部分教务处事项。

1593C

我的留堰就业路,关键词是“主动”。从一开始,我就明确了考编的目标,所以在实习期间,我一边积累教学经验,一边同步备考考编知识。平时我会时刻关注微信公众号和学校就业群的信息,把符合条件的岗位、考试时间和地点一一记下;学校组织的招聘会,我也从不缺席,多听多看多了解,生怕错过任何机会。

这段经历让我最深的体会是:不要坐以待毙,尝试了就有收获。我们就像一张白纸,早参加应聘考试,就能早积累经验、早熟悉流程,上岸的几率自然更大——尤其是校招,更是找工作的好机会。

如今走上教学岗位,我对教育有了三点感悟:一是课堂纪律是教学的前提,教师要树立威严、严慈相济,才能让教学顺利推进;二是教师要像海绵一样不断学习,只有自己胸有成竹,才能把知识讲得透彻;三是要多关注学生,结合他们的特点设计教学,让知识更容易被理解。

蔡汉林:把握当下寻契机,理论实践促成长


蔡汉林,中共党员,毕业于教育学院小学教育2101班,湖北荆州人,现在是十堰市实验中学的七年级政治教师。

286DF

我的留堰从教,有点“意外之喜”。起初我一直在准备考研,考研结束后成绩还没出来时,恰好看到了茅箭区校园招聘的消息——考试内容和教育学考研高度重合。我抱着“试一下”的心态报了名,顺利通过资格审核后,利用假期复习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加上考研期间的积累,初试成绩还算不错。

进入面试后,我开始一遍又一遍地试讲、练习,最终以面试第一、综合第一的成绩上岸。这段经历让我明白:努力总会有回报,只是它可能在你意想不到的地方,我们要做的就是把握当下,把精力用在有意义的事上。

工作几个月来,我越发感受到教学技能的重要性:那些实操性强的课程,一定要抓住机会多上台、多练习;教育学、心理学等理论知识也不是“空话”,起初可能觉得用不上,但随着教学深入,会发现它们能给实践提供重要指导。未来,我会继续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崔果:严教善管担双责,深耕教育守初心


崔果,毕业于小学教育2101班,湖北恩施人,现于十堰市重庆路小学担任班主任兼数学老师,荣获2024-2025学年学科教学进步奖。

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我的核心工作是围绕新课标展开:制定教学计划,帮学生吃透数学概念、掌握解题方法;通过作业批改、课后辅导跟进不同层次学生,尽全力提升班级整体数学成绩。但我深知,想上好一堂数学课远没那么简单——不仅要明确“教什么”“怎么教”,更要解决 “学生怎么学进去” 的问题。所以课堂管理成了我的“必修课”:上课前先强调纪律,要是某节课纪律差,我甚至会暂停讲课,直到班级安静下来;课堂上我也练出了 “变脸” 技能,管理纪律时不苟言笑,讲知识时声情并茂,就在这两种状态里灵活切换,确保教学有效。

更幸运的是,在年级教研组长带领下,我们数学组的“资源共享” 特别扎实:教研时大家各抒己见,把好想法汇总成统一教学计划,既能缩小班与班的差距,对我这样的新手教师来说,更是 “前辈种树、后人乘凉”,帮我更快站稳讲台。

而作为班主任,我最初以为这是份简单工作,真正接手后才懂其中的重量。我就像班级的“大管家”:组织晨读、开班会,维护课堂和课间秩序;关注学生的思想和身心健康,找他们谈心解决学习、交往中的问题;还要搭好家校沟通的桥,通过家长会、微信、家访同步学生情况,凝聚教育合力;安排值日、组织文体活动、落实学校德育要求…… 这些细碎事务填满了日常,特别考验耐心和统筹能力。

当然,委屈也难免:偶尔会遇到学生的不理解、家长的误解;在互联网自媒体盛行的时代,教师还容易被推上舆论风口—— 一句无心提醒可能被断章取义成 “苛责”,一次常规管教可能被放大为 “体罚”,可我们为设计好课熬红的眼、为转化后进生花的课余时间、为疏导学生心理辗转难眠的夜晚,却很少被看见。

但这份工作的成就感,同样无可替代:看着学生从调皮变自律、从落后变进步、从孤僻变合群,看着他们课堂上恍然大悟的点头、作业本上越来越工整的字迹,甚至毕业季偷偷塞来的感谢信,所有不易都有了意义。我渐渐明白,教育是场慢热的修行,内核从不是迎合外界喧嚣,而是守护每个生命的成长。哪怕要在舆论杂音里校准方向、在多重期待中找平衡,只要我的付出能成为学生成长的阶梯,就深知这份坚守的价值——教育的意义,从不在他人的评判里,而在每个被照亮的生命轨迹中。

高静怡:磨课研教筑根基,真心育人生光亮

1461D

高静怡,湖北竹溪人,2025届小学教育(专升本)毕业生,凭借扎实的专业素养与不懈努力,成功考取教师编制,现就职于十堰市茅箭区实验学校,担任四年级语文教师。

备考时,我把每一份教案都当作“作品” 打磨,从课文解读到互动设计,从板书布局到教学语言,反复修改完善;还常常对着镜子模拟课堂,预判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练习如何用更生动的方式传递知识—— 我始终相信,只有做好充分准备,才能在考场上从容应对,也才能在未来的讲台上站稳脚跟。

如今站在四年级的语文课堂,我始终以“让语文住进孩子心里” 为目标。我不想让知识讲解变得枯燥,所以常把课文变成“成长课堂”:讲叙事文时,和孩子们一起探讨故事里的道理;学散文时,带他们观察校园里的花草,让文字与生活产生联结。

刚入职时,我曾担心自己不够优秀,怕无法赢得孩子的认可。但慢慢发现,只要带着真心走近他们,用他们喜欢的方式教学,就能收获满课堂的光亮—— 有的孩子会主动分享读后感,有的会把课堂上学到的词语用在作文里。这份对教育的热忱与用心,是我从毕业生蜕变为合格教师的关键,也希望能给学弟学妹们传递 “学以致用、逐梦讲台” 的力量。

马成丽:勤学获奖铸底气,归乡执教燃星河

201F8

马成丽,共青团员,汉江师范学院2025届小学教育专业毕业生,湖北十堰人,现就职于郧西县湖北口回族乡湖北关村小学,担任二年级数学教师兼三年级科学教师。

4FD98

学生时代,我始终以“全面发展” 要求自己:学业上不敢懈怠,靠着日复一日的努力,两次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还拿下了第十九届全国大学生文学作品大赛二等奖,先后被评为 “三好学生”,在院资助演讲比赛中获得二等奖;生活里我坚持严谨自律,收获了 “优秀个人”“自律达人” 的称号,甚至在十堰市第七届运动会中,还得到了 “优秀演职人员” 的认可。那些挑灯夜读的日子,那些反复打磨作品的时光,当时只觉辛苦,如今回头看,都是支撑我站在讲台的底气。

毕业后,我做了一个坚定的选择—— 回到儿时拼命想走出的大山。入职仅一个多月,我就快速完成了从学生到乡村教师的角色转变;入职半个月的常规课检查,我的课堂还得到了校领导的一致好评。我把新教师培训学到的理念和教学方式带进大山,用爱心倾听孩子的心声,用耐心引导他们学习,用恒心陪伴他们成长。看着孩子们从怯生生不敢发言,到主动举起小手分享想法,我知道,我们正在彼此适应、共同进步。

作为过来人,我想对学弟学妹们说:“每一次挑灯夜读的积累,都是讲台前闪耀的底气;愿你们在书香满溢的校园里扎根生长,以勤学为笔、实践为墨,绘就育人的初心长卷;更要带着破茧成蝶的勇气,在未来的教育征途上,把知识的星火燃成照亮大山的星河。”

马天乐:身兼数职勇担当,笃行初心赴教育

1BD4C

马天乐,共青团员,毕业于教育学院学前专升本2301班,湖北十堰人,现就职于十堰市人民小学,担任6个毕业班的小学科学教师,也承担着学校信息中心的行政工作,同时运营学校官方抖音账号。

走上岗位后,我才真正读懂教师工作的“多元”:作为科学老师,要为6个毕业班的学生设计有趣又严谨的实验课,帮他们在动手实践中理解科学原理;作为信息中心行政人员,要处理各类行政事务,从数据整理到流程协调,琐碎却关乎学校运转;运营官方抖音时,又要琢磨如何用生动的镜头展现校园生活,让家长和社会更了解学校的教育日常。

更幸运的是,我还获得了不少成长机会:参与2025小学科学国培计划,跟着行业前辈学习前沿的教学理念;目前正在备赛2025年基础教育精品课小学科学实验教学能力展示活动,每天利用课余时间打磨实验设计、优化教学细节,希望能在专业领域不断突破。

这段工作经历让我最大的感悟是:教师的工作远不止“站讲台教书”,那些看似琐碎的事务,其实都是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我不想被繁杂磨掉热情,只希望能永远守住入职时的初心,在教学、行政、宣传的多角色切换中,一步一个脚印往前跑,把每一份工作都做到扎实。

结语

从校招上岸到反复备考,从初登讲台到渐入佳境,汉师人用自己的经历证明:留在十堰,扎根教育,不仅能实现个人价值,更能在陪伴学生成长的过程中,收获满满的幸福感。

如果你也对留堰从教充满向往,希望他们的故事能给你一份力量——只要心怀热爱、脚踏实地,终能在自己选择的道路上闪闪发光!

【一审:张洋 二审:罗优优 三审:梁仕新】

十堰校区:雅虎体育直播

丹江口校区:湖北省十堰市丹江口市学府路1号

邮编:442000

招生咨询电话:0719-8846111

接待/接访电话:0719-8800198

昼夜值班电话:0719-8846110

Copyright  ? 2023 版权所有:汉江师范学院 ICP备案:鄂ICP备16010062号   信息安全等级保护:42030043004-22002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