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neral News
近日,国际教育学院特邀教育学院董双玲老师给2024级国际学生带来一堂别开生面的中国诗词文化与舞蹈创编体验课。来自印度尼西亚、蒙古、乌兹别克斯坦、越南、几内亚、冈比亚、阿尔及利亚、埃塞俄比亚、卢旺达和乍得共10个国家的国际学生通过对中国诗词鉴赏、中国历史探索与舞蹈创编相结合的方式,深度体验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感受了中华文明的独特魅力。
体验课程以唐代诗人王昌龄的边塞诗名篇《从军行》为核心,通过“诗、史、舞”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展开。国际学生首先在董双玲教师的指导下品读“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豪迈诗句,再结合纪录片《美丽中国》中关于新疆楼兰古城的影像,了解中国疆域的历史脉络与丝绸之路的文化交融,印证了古代丝绸之路是连接东西方文明的重要纽带。
随后,学生们将诗词情感转化为肢体语言,学习以“提沉冲靠”“圆曲拧倾”等传统舞蹈语汇创编的《从军行》舞蹈。通过刚柔并济的动作设计,国际学生不仅体会到诗词中古代戍边将士的悲壮与豪情,更深刻感受到中国古典艺术“以形传神、以舞达意”的美学境界。
课堂上,国际学生们展现出浓厚的学习热情,纷纷表示“舞蹈让我们更直观地理解了诗中‘不破楼兰’的决心,仿佛穿越到千年前的战场。丝绸之路让我们对中国历史有了更多的了解,知道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着包容与开放的传统。”留学生工作科苌珊珊老师全程观摩课程,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课堂效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本次体验课程是舞蹈与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创新实践之一。通过诗词、舞蹈与历史的融合,不仅打破了语言壁垒,而且能让国际学生从情感共鸣中领悟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未来,学院将继续探索“文化+”教学模式,以更生动的形式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
【初审:张洋 编辑:邓小钰 责编:梁仕新】